[1] |
姚祯, 张琦, 王锐, 刘庆华, 王保国, 缪平. 生物质衍生碳材料在全钒液流电池电极方面的应用[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2, 11(7): 2083-2091. |
[2] |
鲁志颖, 江杉, 李全龙, 马可心, 傅腾, 郑志刚, 刘志成, 李淼, 梁永胜, 董知非. 全钒液流电池在充电结束搁置阶段的开路电压变化[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2, 11(7): 2046-2050. |
[3] |
王瑄, 叶强. 全钒液流电池电堆局部供液不足导致副反应加剧的现象[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2, 11(5): 1455-1467. |
[4] |
王振宇, 郭子啸, 范新庄, 赵天寿. 全钒液流电池中蛇型和插指型流道的对比[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2, 11(4): 1121-1130. |
[5] |
李强, 王俊楠, 孙红. 钒液流电池石墨毡电极的MWCNTs-COOH-NS修饰[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1, 10(6): 2097-2105. |
[6] |
谢克桓, 李传常, 陈荐, 余龙海, 谭准, 秦位海. 全钒液流电池储能仿真模型及荷电状态监测方法研究[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1, 10(6): 2363-2372. |
[7] |
张志鸿, 牟俊彦, 孟玉发. 风冷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系统热失控扩展特性[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1, 10(2): 658-663. |
[8] |
樊彬, 姜成龙, 林春景, 李玉鹏, 余八一, 张晋杰, 张良, 高孟洋, 王伟, 解坤, 常宏. 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系统循环寿命试验[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1, 10(2): 671-678. |
[9] |
沈剑, 黄碧雄, 谢兆康, 李嘉寅, 刘宁宁, 贾志强. FSEC赛车动力电池箱内部结构布置与优化设计[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0, 9(S1): 31-38. |
[10] |
翟俊香, 何广利, 许壮, 刘聪敏. 空冷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效率的实验研究[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0, 9(6): 1885-1889. |
[11] |
杨虹, 缪平, 刘庆华. 碳布电极材料对全钒液流电池性能的影响[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0, 9(3): 707-713. |
[12] |
王秋实, 孙苗苗, 刘庆华, 杨虹, 陈静允, 刘均庆, 梁文斌. 全钒液流电池碳纤维纸电极的表面改性[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0, 9(3): 714-719. |
[13] |
邵军康, 李鑫, 莫言青, 邱亚, 董学平, 朱浩宇. 全钒液流电池建模与流量特性分析[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0, 9(2): 645-655. |
[14] |
刘庆华, 张赛, 蒋明哲, 王秋实, 邢学奇, 杨虹, 黄峰, LEMMON P John, 缪平. 低成本液流电池储能技术研究[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19, 8(S1): 60-64. |
[15] |
陈立铎, 马天翼, 马绪, 吉登粤, 孙智鹏, 张冬颖. 锂离子电池三维层级循环寿命对应关系研究[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19, 8(5): 843-8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