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公告

    《储能科学与技术》创刊十周年主编寄语

  •     如今人类社会高度依赖于化石能源,然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让人类正在面临气候变化的灾难性影响,能源革命势在必行,传统化石能源将逐步被可再生能源替代。

        储能技术是交通能源革命、电力能源体系变革及能源高效利用的重要基础支撑。随着“30-60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提出,可再生能源和能源的高效利用技术将得到大力发展,储能是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经济性和安全性,解决新能源消纳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能源生产消费开放共享、灵活交易,实现多能协同的重要要素。车用动力电池是目前发展最快的移动式储能技术,第二代锂离子动力电池即将进入TWh时代,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以电代油的效果即将显现。电力储能除了传统的抽水蓄能电站,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实现了规模化应用,其他类型电化学储能技术如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以及物理储能技术如压缩空气、飞轮等也已进入了工程示范阶段。随着电动汽车的增加,通过电动汽车和电网之间的电量双向流动,储能领域将和电动汽车、虚拟电厂等相结合发展,为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供有力支撑。远早于工业革命之前人类已开始使用的储热/蓄冷技术也可以在电力供给侧的深度主动调峰、用户侧储能调峰、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和中国化工学会主办的《储能科学与技术》于2012年9月创刊,10年来,我们始终贯彻科学性、学术性、实践性、社会性的办刊理念,刊发论文学科布局合理,高影响力论文占比大,得到了储能领域专家学者的认可,目前已经被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值此创刊10周年之际,我们一起深深感谢帮助他成长的编委、作者、读者和编者群体!

        10年来,在储能本体技术方面,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能量密度等关键技术指标得到大幅度提升,应用成本快速下降且实现了百兆瓦级储能电站系统集成应用;其他新型储能技术,如压缩空气储能技术指标已经领跑全球。在储能应用技术方面,初步掌握了储能容量配置、储能电站能量管理、源-网-荷储协同控制等关键技术,相关核心技术指标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推动了大容量储能提升新能源并网友好性、储能机组二次调频、大容量储能电站调峰、分布式储能提升微电网运行可靠性等示范工程。在储能技术支撑体系方面,我国初步建立电力储能标准体系,先后发布国家标准13项、能源行业标准35项、各类团体140余项,主导并参与IEC和IEEE国际标准6项。在储能装备产业化方面,我国已初步建成包括储能电池、电池管理系统、功率转换系统、能量管理系统等在内的电化学储能装备产业链,电化学储能装备技术已处于国际领先。在储能学科建设方面,2020年2月11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制定印发了《储能技术专业学科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4年)》,同年,教育部增设了“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西安交通大学在2020年2月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多所高校也积极响应筹划储能专业。截至目前,全国共26所高校设置了“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储能科学与技术》与时俱进,十年来设置的“学术争鸣”“热点点评”“储能教育”“专家讲座”“储能示范工程”等100余个栏目发表了多篇高关注度文章,见证并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储能科技及学科的发展!

        在《储能科学与技术》10周岁生日之际,我们特此组织了《庆祝创刊十周年专刊》,本期专刊集锦了业界院士、专家对我们的题词、作诗鼓励,以及编委会和编辑部对刊物10年工作的回顾;更为宝贵的是,本期专刊邀请到业界一流专家及本刊编委或顾问联袂奉献了20余篇高质量的文章,这些文章涉及储能领域方方面面的现状与发展,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储能关键科学与技术取得的成就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他们来自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英国伯明翰大学储能中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大学、苏州大学、比亚迪、青岛大学、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华中科技大学、防化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

        未来,我们将坚守创办我国一流中文学术期刊的办刊理念,报道储能科学与技术重要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的原始创新性科研成果,为进一步推动储能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而不懈努力。


    主编:黄学杰

    二〇二二年九月

  • 发布日期: 2022-10-10  浏览: 2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