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余春林, 陈旭东, 宫川敏夫, 孙辉, 张兴旺, 童莉葛. 特殊结构前驱体对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性能的提升[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2, 11(3): 1000-1007. |
[2] |
张鹏, 赖兴强, 沈俊荣, 张东海, 阎永恒, 张锐, 盛军, 代康伟. 固态锂电池研究及产业化进展[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1, 10(3): 896-904. |
[3] |
任思佳, 田雷武, 邵钦君, 陈剑. 助熔剂法制备单晶LiNi0.8Co0.1Mn0.1O2正极材料[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0, 9(6): 1702-1713. |
[4] |
周权, 戚兴国, 陆雅翔, 容晓晖, 汤菲, 孔维和, 唐堃, 陈立泉, 胡勇胜. 钠离子电池标准制定的必要性[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0, 9(5): 1225-1233. |
[5] |
陈龙, 张二冬, 李道聪, 杨茂萍, 夏昕. 三元前驱体微观形貌结构对LiNi0.85Co0.10Mn0.05O2正极材料性能的影响[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0, 9(2): 409-414. |
[6] |
张艳妍, 宋玮琼, 赵成, 蒙海军, 李国昌, 李蕊, 彭放, 周文斌, 孙健, 李娜, 柏卉. 飞轮储能装置在重要场所供电中的应用[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18, 7(5): 847-852. |
[7] |
夏志美, 陈浩, 肖利, 刘鹏程. 622型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18, 7(5): 921-925. |
[8] |
刘亚飞1,2,陈彦彬1,2.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标准解读[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18, 7(2): 314-326. |
[9] |
王述浩1,黄 云1,李大成1,赵彦琦2,李永亮2,丁玉龙2,葛维春3,付 予3. 基于ε-NTU方法和可用能回收率最大化的储热设备建模与优化设计[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17, 6(4): 748-752. |
[10] |
余志敏,周述虹,阎 澄,张 健. 锂离子电池三元材料专利技术分析[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17, 6(3): 596-604. |
[11] |
刘冠伟1,2,张亦弛1,2,慈 松1,2,余占清1,2,曾 嵘1,2. 柔性电化学储能器件研究进展[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17, 6(1): 52-68. |
[12] |
陆浩, 刘柏男, 禇赓, 郑杰允, 罗飞, 邱新平, 李辉, 刘芳, 冯苏宁, 陈卫, 李泓, 陈立泉.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产业化技术进展[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16, 5(2): 109-119. |
[13] |
王峰, 甘朝伦, 袁翔云.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产业化进展[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16, 5(1):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