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海涛, 孔令丽, 张欣, 余传军, 王纪威, 徐琳. N/P设计对高镍NCM/Gr电芯性能的影响[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2, 11(7): 2040-2045. |
[2] |
姚祯, 张琦, 王锐, 刘庆华, 王保国, 缪平. 生物质衍生碳材料在全钒液流电池电极方面的应用[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2, 11(7): 2083-2091. |
[3] |
时雨, 张忠, 杨晶莹, 钱薇, 李昊, 赵祥, 杨欣桐. 储能电池系统提供AGC调频的机会成本建模与市场策略[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2, 11(7): 2366-2373. |
[4] |
元佳宇, 李昕光, 王文超, 付程阔. 考虑质量流量的电池组蛇形冷却结构仿真[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2, 11(7): 2274-2281. |
[5] |
刘显茜, 孙安梁, 田川. 基于仿生翅脉流道冷板的锂离子电池组液冷散热[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2, 11(7): 2266-2273. |
[6] |
刘长洋, 卞刘振, 郜建全, 彭继华, 彭军, 安胜利.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La0.7Sr0.3Fe0.9Ni0.1O3-δ 对称电极的电化学性能[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2, 11(7): 2059-2065. |
[7] |
陈龙, 夏权, 任羿, 曹高萍, 邱景义, 张浩. 多物理场耦合下锂离子电池组可靠性研究现状与展望[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2, 11(7): 2316-2323. |
[8] |
易顺民, 谢林柏, 彭力. 基于VF-DW-DFN的锂离子电池剩余寿命预测[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2, 11(7): 2305-2315. |
[9] |
张肖洒, 王宏源, 李振彪, 夏志美. 废旧磷酸铁锂电池电极材料的硫酸化焙烧-水浸新工艺[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2, 11(7): 2066-2074. |
[10] |
祝庆伟, 俞小莉, 吴启超, 徐一丹, 陈芬放, 黄瑞. 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老化半经验模型[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2, 11(7): 2324-2331. |
[11] |
鲁志颖, 江杉, 李全龙, 马可心, 傅腾, 郑志刚, 刘志成, 李淼, 梁永胜, 董知非. 全钒液流电池在充电结束搁置阶段的开路电压变化[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2, 11(7): 2046-2050. |
[12] |
黄鹏, 聂枝根, 陈峥, 舒星, 沈世全, 杨继鹏, 申江卫. 基于优化Elman神经网络的锂电池容量预测[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2, 11(7): 2282-2294. |
[13] |
徐雄文, 聂阳, 涂健, 许峥, 谢健, 赵新兵. 普鲁士蓝正极软包钠离子电池的滥用性能[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2, 11(7): 2030-2039. |
[14] |
王宇作, 王瑨, 卢颖莉, 阮殿波. 孔结构对软碳负极储锂性能的影响[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2, 11(7): 2023-2029. |
[15] |
郭雨涵, 郁丹, 杨鹏, 王子绩, 王金涛. 基于贪婪算法的分布式储能系统容量优化配置方法[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2, 11(7): 2295-23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