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凯亮, 孙宇军, 钟锦星, 苏向阳, 李俊辉, 刘宗扬, 蔡煜, 陈艺丹. 考虑储能寿命和经验模态分解的区域配电网混合储能配置[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5, 14(9): 3417-3430. |
| [2] |
王子滔, 李浩然. 考虑分布式储能功率支撑的配电网供电恢复频率控制方法[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5, 14(7): 2738-2751. |
| [3] |
宋元明, 刘亚杰, 金光, 周星, 黄旭程. 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混合储能系统能量管理方法综述[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4, 13(2): 652-668. |
| [4] |
时珊珊, 王凯, 张宇, 张开宇, 张珂宁, 王育飞, 王雅妮. 城市轨道交通混合储能系统无源性协同控制方法[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4, 13(11): 4040-4052. |
| [5] |
武鑫, 尚文举, 马志勇, 滕伟, 张爽, 罗海荣. 抽水蓄能-飞轮混合储能系统协调控制方法[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3, 12(2): 468-476. |
| [6] |
魏震波, 姚怡欣, 张雯雯, 罗紫航, 李银江, 任语杰. 基于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的含抽蓄微电网混合储能容量优化配置[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3, 12(11): 3414-3424. |
| [7] |
刘迪, 张甜甜, 彭宇维, 唐晓梅, 王丹, 毛承雄. 压缩空气储能系统释能环节轴系建模与振荡分析[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2, 11(2): 563-572. |
| [8] |
郭斌, 邢洁, 姚飞, 景小敏. 基于双层规划模型的用户侧混合储能优化配置[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2, 11(2): 615-622. |
| [9] |
高晓芝, 王磊, 田晋, 刘佳璐, 刘庆华. 基于参数优化变分模态分解的混合储能功率分配策略[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2, 11(1): 147-155. |
| [10] |
乔亮波, 张晓虎, 孙现众, 张熊, 马衍伟. 电池-超级电容器混合储能系统研究进展[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2, 11(1): 98-106. |
| [11] |
张骞, 武小兰, 白志峰, 程靖宜. 电动汽车混合储能系统自适应能量管理策略研究[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0, 9(3): 878-884. |
| [12] |
章宝歌, 李萍, 张振, 王宇, 荣耀. 应用于城轨列车混合储能系统的能量管理策略[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0, 9(1): 204-210. |
| [13] |
徐颖, 任丽, 唐跃进, 李敬东, 石晶, 刘洋, 廖于翔, 邓嘉翕, 王少荣, 施萧寒, 左文平, 王壮. 锂150 kJ/100 kW直接冷却高温超导磁储能系统[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15, 4(4): 394-4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