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武小兰, 杨永智, 白志峰, 郭海长, 郭桂芳, 张锦华. 孤岛直流微电网分布式储能单元SOC均衡下垂控制策略研究[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5, 14(8): 3160-3169. |
[2] |
马骞, 肖亮, 程冰, 高琴, 刘春晓, 朱益华, 李成翔. 基于强化学习-模型预测控制(RL-MPC)的分布式储能协同一次调频控制方法[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5, 14(8): 3138-3148. |
[3] |
范亚锋, 易宗琳, 谢莉婧, 李晓明, 苏方远. 基于一阶RC模型的高频超级电容器电容成分分析[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5, 14(8): 2903-2912. |
[4] |
王子滔, 李浩然. 考虑分布式储能功率支撑的配电网供电恢复频率控制方法[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5, 14(7): 2738-2751. |
[5] |
孙振新, 张秩鸣, 张怡, 李海昭, 廖海燕, 魏良杰. 基于熵理论的储能配置方法研究[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5, 14(6): 2431-2438. |
[6] |
杨智颖, 卢伟, 姚嘉, 程阳, 伍德坚, 文海龙. 基于变密度拓扑优化的液冷板散热流道设计[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5, 14(2): 702-713. |
[7] |
庞娟, 孙金岭. 能源互联基础上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应用及经济效益探讨[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5, 14(2): 868-870. |
[8] |
张天海, 杨小龙, 周帅, 汤可怡, 刘鑫. 考虑储能SOC的分布式光伏一次调频优化控制方法[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5, 14(10): 3796-3807. |
[9] |
田野, 王珊珊, 姚旭, 刘佳鑫, 韩晓冬. 配电网通信与分布式储能技术协同应用的意义与发展[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5, 14(1): 190-192. |
[10] |
栗占伟, 樊东方, 曾超, 何雯倩, 何金. 考虑风光消纳的储能系统容量优化配置及运行策略研究[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4, 13(8): 2713-2725. |
[11] |
柳长发, 付立衡, 张增丽, 李宏胜, 古敬彬. 高比例光伏接入的分布式储能容量自适应协调控制方法[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4, 13(8): 2696-2703. |
[12] |
孙振新, 张秩鸣, 马俯波, 蒋丛进, 杜昊易, 陈换军, 张玉魁. 基于熵理论的能量调节性能研究[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4, 13(5): 1584-1591. |
[13] |
顾怡, 邢洁, 马洪艳, 高杉. 计及配网电压越限的光储协同优化运行策略[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4, 13(3): 893-902. |
[14] |
肖厦颖, 范传光, 郭峰, 杨天鑫, 王栋, 黄云辉. 基于改进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的储能电站定容选址优化配置研究[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4, 13(2): 503-514. |
[15] |
朱迪, 赵杨阳, 艾邓鑫, 张利, 周咏. 基于遗传算法的飞轮储能电机多工况效率优化[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4, 13(10): 3582-35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