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若琼, 司宇杰, 李欣. 考虑电动汽车的新型电力系统源荷日前-日内低碳优化调度[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5, 14(8): 3170-3184. |
[2] |
徐彩莹, 唐毓振, 李秋雨, 杨浩岳, 陈洋, 杨恒昭. 用于电力系统调频的超级电容储能系统[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5, 14(8): 3078-3089. |
[3] |
苏新凯, 赵璐璐, 陈彦桥, 王础, 陈换军, 金翼. 超级电容产业化研究与应用综述[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5, 14(8): 2994-3003. |
[4] |
孙浩, 邢作霞, 吴维宁, 李明奇, 朱志, 王高涵. 计及电力市场交易机制的风-光-储-氢混合电厂配置策略研究[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5, 14(7): 2801-2812. |
[5] |
刘静佳, 苏新凯, 赵璐璐, 陈彦桥, 金翼. “锂电+超级电容”混合构网型储能仿真分析及实证研究[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5, 14(7): 2675-2688. |
[6] |
郝俊博, 闫广颖, 裴红兰, 赵盈鑫, 郝晋. 基于贡献度的台区分布式新能源共享储能合作联盟收益分配策略[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5, 14(6): 2462-2472. |
[7] |
肖俊阳, 罗金阁, 马伟哲, 程武平, 曾通. 基于改进人工蜂群算法的配电系统储能优化控制策略[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5, 14(6): 2567-2574. |
[8] |
莫东, 李秋文, 陆裕富. 适应风光波动性和储能动态调峰容量的风-光-火-储协同低碳经济调度[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5, 14(4): 1701-1708. |
[9] |
李举锋. 提升新能源储能消纳作用效应的能量物流优化方法[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5, 14(4): 1519-1521. |
[10] |
崔嫱.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新能源产业技术动态升级研究[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5, 14(4): 1551-1553. |
[11] |
段玉振, 杨静芬, 杨顺雨. 电力系统中物理储能技术的应用与推广[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5, 14(2): 699-701. |
[12] |
许堉坤, 俞钧, 蒋超, 王婧骅, 赵婉茹. 成本角度分析储能技术与电力系统的优化设计[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5, 14(2): 876-878. |
[13] |
孙爱民, 洪建军, 郑建锋. 新能源并网中主要储能技术类型[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5, 14(2): 879-882. |
[14] |
王婷婷, 李斯胜, 于伟, 能锋田, 李星南, 杨佳琳, 熊亮. 基于BP神经网络结合ERA5数据的风电功率预测[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5, 14(1): 183-189. |
[15] |
刘默斯, 孙志媛, 李今昭, 郑琨, 陈立春. 基于CMMOPSO算法的构网型储能接入高比例新能源电网的优化配置[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5, 14(1): 162-1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