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徐成善, 李涵, 王炎, 卢兰光, 冯旭宁, 欧阳明高. 双层储能电池火蔓延特性及触发过程能量传递机制研究[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5, 14(9): 3552-3563. |
[2] |
张新新, 岑官骏, 乔荣涵, 郝峻丰, 孙蔷馥, 郑博文, 谷宇皓, 田孟羽, 金周, 詹元杰, 闫勇, 贲留斌, 俞海龙, 刘燕燕, 周洪, 黄学杰. 锂电池百篇论文点评(2025.6.1—2025.7.31)[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5, 14(9): 3229-3248. |
[3] |
杨优军, 马建, 孙杰. 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光伏储能系统智能运维研究[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5, 14(9): 3414-3416. |
[4] |
钟晓晖, 李将渊, 陆玮, 张乾能, 张辉, 郑卓群, 解晶莹, 罗英. 不同荷电区间钛酸锂电池循环容量衰减机制研究[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5, 14(8): 2960-2969. |
[5] |
马昊远, 吴焱, 王通, 胡锦洋, 李佳, 黄钰期. 基于力-电-温度信号和CNN-BiLSTM模型的磷酸铁锂电池SOC估计[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5, 14(7): 2865-2874. |
[6] |
郝峻丰, 朱璟, 岑官骏, 乔荣涵, 张新新, 孙蔷馥, 田孟羽, 金周, 詹元杰, 闫勇, 贲留斌, 俞海龙, 刘燕燕, 周洪, 黄学杰. 锂电池百篇论文点评(2025.04.01—2025.05.31)[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5, 14(7): 2884-2902. |
[7] |
程静飞. 基于孤立森林算法的锂电池内部故障分析策略[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5, 14(7): 2878-2880. |
[8] |
樊慧敏, 彭浩鸿, 孟辉, 唐梦宏, 易昊昊, 丁静, 刘金成, 徐成善, 冯旭宁. 储能电池模组膨胀力特性研究及仿真分析[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5, 14(6): 2488-2497. |
[9] |
张文杰, 任东生, 吴宇, 芮新宇, 刘翔, 冯旭宁, 卢兰光. 基于Li10GeP12S2 全固态电池关键材料的热稳定性[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5, 14(6): 2193-2199. |
[10] |
巫春玲, 王立顶, 卢勇, 耿莉敏, 陈昊, 孟锦豪. 基于白鹭群优化高斯过程回归的锂电池SOH估计方法[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5, 14(6): 2498-2511. |
[11] |
平金珍, 温沁润. 基于电子图像处理技术的锂电池表面缺陷检测[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5, 14(6): 2512-2514. |
[12] |
刘震宇, 陈建, 尹兆磊, 杨慢慢. 基于深度学习的电网-储能联合调度策略设计[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5, 14(6): 2555-2557. |
[13] |
汪红辉, 李嘉鑫, 储德韧, 李彦仪, 许铤. 磷酸铁锂电池存储失效机理及热安全性研究[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5, 14(5): 1797-1805. |
[14] |
陈英健, 吴尚, 曹元成, 杜宝帅, 王振兴, 欧阳钟文, 汤舜. 磁场分选在废旧锂电池正负极材料回收中的应用[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5, 14(5): 1918-1927. |
[15] |
李志强, 巴义春, 孙广强. 锂电池蜂窝形叉状流道冷板散热研究[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5, 14(5): 1776-1783. |